“这小小的红星厂,还真是卧虎藏龙呢,林姐,普林斯顿大学材料学,是不是算顶尖的,比你去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怎么样?”
跟随着人流,听着李厂长亲自介绍着红星厂的情况,缀在队伍末尾的小袁,此时扯了扯身旁另一位女同志的胳膊,凑在耳边说起了悄悄话。
本来还在听着李峰介绍着的中年女同志,被这么一打岔,目光看了一眼身旁的同事,抿着嘴摇了摇头,示意这样讲悄悄话,不够礼貌。
“每个学校各有各的优势,两所学校都是常春藤联盟的一员,能从这些学校毕业,还能拿到硕士学位,都很利害!”
尊重是相对的,对于当下的知识分子来说,见过了国外的繁华,但又能决心回国的人才,那都是值得相互尊重的,这叫惺惺相惜。
而且,前面的李厂长,本来就不简单,能为冉奇林单独一个人,就搭建了一个材料研究所,就可以见识到,人家到底有没有两把刷子。
“那您还是博士呢!”
“嘘,别说了!”
再次眯了眯眼睛,摇了摇头,此时小袁同志,才闭上了嘴巴,看着这间特殊的车间。
“红星厂总装车间,目前担负着,现代化火炮的改革任务,刚才停车场那边,大家应该看到了,第一代车载火炮,就是出自这里。”
“目前,正在正在向下一代,进行着攻关工作,那边的办公室,是目前的攻关小组工作的地方!”
“从电池,电路,开始布局,通过自动化操作,完成火炮的发射前准备工作,这是合作项目的其中之一!”
车间内,车载火炮的安装工作,已经进入了尾声,相比之前,车间内的车载火炮,数量上已经少了很多,仅仅只剩七八辆,还在生产线上。
半导体研究所的同志们,看着生产线上的来回移动的天车,把炮座移动安装到车厢尾部的一幕,还是挺感兴趣的。
“自动化操控相关专业的同志,可以和办公室内的同志熟悉熟悉,希望大家可以尽快上手,所有人协同配合,完成下一代自动化车载火炮的研究中。”
带着众人到了攻关小组的办公室,李峰推开来了房门,大概介绍了一下人员,半导体研究所的三十个人中,分流了十个人,和红星厂的技术人员一一握手。
办公室内,已经堆放了,诸多国营厂生产的蓄电池,种类五八门,有序的电线,通过电极,在把蓄电池连接了起来,各种款式的驱动电机,正在经过筛选。
这就是这些技术人员们,目前正在做的事情。
“柴意远!”
“李厂长!”
“这位柴意远同志,来自国内某雷达厂,电子生产车间的技术主任,关于雷达的项目组,可以和他对接,这个组的任务比较艰巨,一切得从零开始!”
二十人中,逐渐又分流出来了十个人,不过相比卡车炮项目组,他们恐怕有些迟疑,因为,说好的雷达计算项目,目前只有一个人,自动化那边好歹还有些东西,这边则是什么都没有,只是个空架子。
“这些同志,是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派来与我们厂进行合作研发的同志,你负责炮侦雷达的雷达部分,他们则是负责扫描计算部分,最好先互相交流一下经验!”
面对着眼巴巴看着自己,一脸的手足无措的柴意远,李峰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抚道。
本站域名为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