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9章 两不相扰(2 / 2)葡萄无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为此,他专门召开了最高军政会议,通报了弗朗基人的举动,定下了“两不相扰”政策。

何谓两不相扰?

只要弗朗基人不大举来犯三宝颜与达沃两地,双方就“两不相扰”,军方也不会派兵前往卡加延,从而激化矛盾。现在是一门心思的发展,眼看着年底之前,来自崇明岛的移民船队将再次抵达,妥善安置这些华人移民是当前头等大事。

这段时间以来

躲藏在山林中的多股土著反叛力量,对移民新村先后发动了十几次袭击,结果都是踢上铁板,损兵折将的逃了回去。

有些被骑兵围剿,杀了个干干净净。

山林中的土著反叛力量缺衣少穿,时间一长,那是怎么也捱不住,被逼的只有出来拼命。

这恰恰说明,“腾笼换鸟”的移民政策取得了极大成功。

无论三宝颜半岛还是达沃地区,失去了土著村落的支持,这些土著反叛势力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飘萍,蹦跶不了多长时间了。

在最高军政会议上

郑国辉着重部署了新的铜矿,煤矿和铁矿选址,钢铁厂选址,相应的厂房设施建设也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

总不能炼铁高炉设备抵达后,这里什么都没准备,完全一片空白,那必然会大大耽搁炼钢设备的投产时间。

如今一切都坐在前面,铁矿和煤矿的开采,预先就囤积了大量生产原料,设备安装调试后,便可以全力开动生产。

钢铁厂房和相应的基础设施同样如此,力争把准备工作提在前面。

早一天炼钢高炉投产,就早一天见到效益,这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全新的理念。

开完了会以后

郑国辉带领众人再次来到了河边要塞工地,经过一个多月的日夜紧张建设,如今的河边要塞呈现出了雏形。

主要塞的城墙建设到了3米多高,初步具备了防御能力。

而在主要塞的周围,苦役犯们依然在挖着护城河,一圈没有合拢,前后两端留着6米多宽的进出道路。

必须要等河边主要塞建设完毕,才能将进出道路彻底挖断,形成环绕一周的护城河,再引入河水灌满。

达沃地区是典型的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年气温在2023度左右,温差非常小,气候凉爽宜人。

这里没有春夏秋冬的季节之分,只有雨季和旱季区别。

现在正值雨季的末尾,那种突兀倾盆大雨的降水已经很少了,持续时间也不长。

郑国辉来到要塞高处,看着土著苦役犯在阳光下辛苦劳作,几千人的工地井然有序,心中还是相当满意的。

这里追加了人手,苦役犯已经达到7000余人。

其中河边主要塞近五千,副要塞二千多,分成两班日夜赶工,晚上也不停歇。

可以看到

苦役犯们将黏土与茅草混合,然后用糯米浆浸湿摔打,最后盛入竹筐中,顺着上行的道路一步一步来到城墙工地。

将粘土倒下后,还要用34人合力的石夯,抬起来用力的砸下去,一层层的夯实,砸硬,形成城墙的主体。

砌筑主体的苦役犯超过二千人,密密麻麻的分布在城墙各处。

在城墙下方

还有数百个石匠挥舞的铁锤和铁纤子,将运来的石块,凿成大块的石砖。

在城墙两侧

苦役犯用石块砌筑墙体,使用的是贝壳粉,粘土和糯米浆加鸡蛋清调制的泥浆灰料,一层层砌筑起来。

等到材料干硬后,当真比石头还硬。

几百人一起动手砌筑,速度是相当的快,进度喜人。

这个要塞主堡采纳了韦霍斯特神父的意见,在一南一北的两翼,各又增建了一座棱堡,这能极大的增强防御能力。

当然了,工程量又增加了不少。

郑国辉觉得这一切都值得,他站在高处宛如神邸,俯视着自己的臣民。

皮鞭驱赶下的苦役犯们,全都神情畏惧低头干活儿,不敢抬眼去看这个站在高处的将军大人,如同畏惧魔鬼一般。

闲暇时间的苦役营中

经常会传来凄凉哀婉的民谣歌声,充斥着对昔日自由岁月的怀念,歌词中“可怕的一天降临”,就是指这位将军大人带着残暴军队杀进来的日子。

郑国辉也知道土著人是如何看他,可惜在征服的道路上,他没有选择。

当今世界

在欧洲民族意识已经开始觉醒,用不了多少年,这股发源于欧洲的民族意识觉醒浪潮,就会席卷全世界。

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重新塑造版图的机会也不多了,必须要紧紧抓住。

(本章完)

本站域名为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