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9章 这计划神了!(6.6k超级精彩的一章)(1 / 2)鸦的碎碎念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杀了胡佛?

这未免太仁慈了。

把能够断送胡佛政治生命的照片交到苏俄人手里,这才是对他最大的报复。

你不是喜欢躲在背后这种操纵一切的感觉吗?

如果你的把柄被苏俄人给掌握了,这种回旋镖,才是对胡佛这种人的致命一击。

让他夜不能寐,忧心忡忡,满腹心事,内心永无安宁。

至于有了胡佛的帮助,苏俄人能够在阿美莉卡整出什么顶级好活。

林燃就无从得知了。

不过当下,在听到v自我介绍的那一瞬间,多勃雷宁的内心都已经悬在了半空中。

这声音,这语气,这简短介绍所带来的强大自信,多勃雷宁压根没有怀疑这不是v。

“我有一份关于约翰·埃德加·胡佛的大礼。

放在1310 wisconsin ave nw,乔治城餐厅一楼西侧男厕所最里面的冲水箱上,去晚了也许就被别人拿走了。”

“先生,先生,先生!”多勃雷宁还没说完,电话那头就挂了,只留下短暂的忙音。

纽约时代广场街头,寒风呼啸,林燃戴着v的面具站在电话亭把电话放回原位。

电话亭作为锚就是好啊,这种时候不就发挥作用了。

至于多勃雷宁的私人电话是怎么来的。

不是科罗廖夫告诉他的,也不是从后世1995年多勃雷宁出版的个人回忆录《in confidence》里找到的。

科罗廖夫没告诉过他,多勃雷宁的个人回忆录里就更没有了。

苏俄后世解密的公开资料中,都查不到多勃雷宁的私人电话。

这是燕京宫的龙思凡告诉他的,林燃估计是华国方面告诉他。

大致意思是,遇到紧急情况,如果要跑,可以想办法联系多勃雷宁,让多勃雷宁提供协助。

不过林燃不是用来求救的,而是用来给阿美莉卡和苏俄之间添上一点小小作料的。

在1月寒风中,林燃脸上的v字面具被路过行人注意到。

一位带着孩子的母亲经过时,小女孩惊讶地指着林燃对母亲大声说道:“麻麻,你看,报纸上的那个面具人好像出现了!”

还没等母亲反应过来,林燃已经推开门消失在寒风中,母亲顺着女儿指着的方向望去,则什么都没看到,只看到一扇被推开又自动关上的门:“你是不是眼花了。”

女儿哭喊道:“有怪物!我刚刚明明就看到了面具人。”

只是短短三分钟时间,充其量只被一个人看到。

林燃要考虑的是怎么有意思怎么来,多勃雷宁要考虑的就多了去了。

电话挂断后,他打过去没人接,他几乎是从床上跳起来冲出房门大声吼道:“尤里!赶快给我安排去occidental grill的车,现在立刻马上,我要在五分钟之后出发!”

尤里是一等秘书,负责处理具体事务。

他们的配置分为参赞、一等秘书、二等秘书、文化专员和安全人员。

其中参赞是高级官僚,一等秘书才是具体办事的。

尤里立刻起身,拿起电话拨通车队,简洁地传达指令。

挂断后,他轻声问道:“大使先生,这么晚去餐厅……”

话未说完,多勃雷宁摆手打断:“事关机密,准备车就好。”多勃雷宁的声音平静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眉宇间难掩紧张。

尤里不再多问,迅速执行。

几分钟后,一辆黑色伏尔加轿车停在大使馆门前,引擎声在夜空中低沉回响。

多勃雷宁戴上帽子,裹紧大衣,走下台阶。

司机为他打开车门,他沉声吩咐:“去occidental grill,越快越好。”

车子随即沿西北16街疾驰而去,街灯在车窗外飞速掠过,多勃雷宁却无暇顾及。

他的思绪飞转,试图揣测v先生留下的大礼究竟是什么。

因为对方提到了埃德加·胡佛,所以多勃雷宁对于所谓大礼隐约有些猜测。

“该不会是胡佛和克莱德·托尔森的亲密照吧?”

他内心思忖。

v的事迹举世皆知,在肯尼迪之死的时候拍下奥斯瓦尔德的开枪视频。

除此之外,还包括了奥斯瓦尔德的录音。

顺着这个思路,再结合对方指名道姓说是埃德加·胡佛。

能威胁到埃德加·胡佛的,不就是对方是同性恋的直接证据吗?

虽然这件事没有公之于众,但作为苏俄大使,多勃雷宁可是对胡佛和克莱德·托尔森的关系早有耳闻。

准确来说,从1962年到华盛顿接过前任大使班的那一天他就从对方口中听说了。

不过没人看过证据。

车子停在occidental grill门前,餐厅的霓虹招牌已熄灭,玻璃门紧闭,透出微弱的灯光。

多勃雷宁下车,环顾四周,街道空无一人。他走到门前,轻敲玻璃。片刻后,一个倦容的中年男子走来开门,疑惑地打量着他。

“我们已经打烊了,大使先生有什么事情你明天再来吧。”经理开口道。

多勃雷宁说:“抱歉,我前几天忘了东西在这,我需要立刻去取,这东西很重要。”他的语气低沉而威严。

身后全是斯拉夫壮汉,经理知道这帮毛子不好惹。

虽然双方冷战,但带了这么多人,还有外交豁免权的毛子,指不定就把他给怎么样了。

夜班经理只得开门放对方进来。

多勃雷宁在v说的地方找到了一个厚厚的牛皮纸信封。

多勃雷宁用手拿着信封,感受到它的分量,心中涌起莫名的紧张。

他离开时点头致谢,转身回到车内前,又回头问夜班经理:“先生,今天晚上有可疑的人来吗?”

他手里紧紧握着信封。

夜班经理摇头道:“没有。”

多勃雷宁还是不死心,又多问了两句:“最近呢?最近有没有什么可疑的人?”

夜班经理还是摇头:“我不知道,你最好问我们的经理,而不是我。”

些许有些失望,不过也不意外。

毕竟现在全球数得上号的机构都在找v。

不仅阿美莉卡在找,苏俄也在找,英格兰也在找,甚至包括israel都在找v。

大家除了知道对方的面具和极少数的体态特征外一无所获。

多勃雷宁也不指望对方会有如此明显的破绽。

他猜测应该就是今晚该餐厅的客人中的一位,最后走的嫌疑最大。

至于夜班经理,他想了想,倒是没有感受出对方有v的气势。

多勃雷宁回到车上后,吩咐司机:“回大使馆。”

车子在夜色中疾驰,他凝视着手中的信封,期待着信封里到底有什么。

因为这些照片,在苏俄手里,能直接把胡佛变成傀儡。

这么说吧,这些照片能够让胡佛和托尔森不但要离开bi,还得离开华盛顿,找不到任何一个公职。

连以往华盛顿高官们喜欢的把戏-政商旋转门,对他们来说都闭上了。

因为现在是1964年。

同性恋在60年代被广泛视为道德败坏和心理疾病。

1952年,阿美莉卡精神病学会(apa)将同性恋列为精神障碍,这一分类直到1973年才被移除。

公众对同性恋的偏见极为强烈,尤其是在保守的冷战文化中,同性恋者被认为容易被敲诈,从而构成国家安全威胁。

这种观念在政府和敏感机构中尤为普遍。

更别说50年代联邦就搞过所谓的“薰衣草恐慌”,数千名联邦雇员因被怀疑是同性恋而被解雇。

胡佛本人就是这一运动的关键推动者,通过bi的“性变态者计划”,调查和清除政府中的同性恋者。

一旦这些照片流传出去,胡佛不但会被视为是同性恋,是精神疾病,不具备在白宫任职的资格,更会被认为是极端的虚伪。

从政治生命,甚至是个人生命都将不复存在。

多勃雷宁看到之后,又怎么可能笑的不开心呢。

多勃雷宁一刻都不想耽误,直接拨通了与莫斯科方面,安德烈·葛罗米柯的安全线路:

多勃雷宁:“部长同志,我获得了关于胡佛的高度敏感情报,照片证据,无可辩驳。我该如何处理?”

葛罗米柯在电话那头,手上的烟灰一点一点滴在桌子上,片刻后声音才响起:“这至关重要,阿纳托利。

使用邮袋,不要冒险,你亲自监督。”

多勃雷宁:“明白了,明天一早准备好。”

葛罗米柯补充道:“连夜复制一份,原稿寄回莫斯科。”

多勃雷宁说:“这是自然。”

他将一等秘书尤里召到办公室。

多勃雷宁:“尤里,准备明天的外交邮袋,飞往莫斯科。我有文件,最高优先级。我会亲自密封。”

外交邮袋是指外交机构用于跨国传递官方文件、物品或通信的特殊包裹。

根据1961年《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第27条,外交邮袋享有外交豁免权,不受东道国的搜查、扣押或任何形式的干涉。

在当时的背景下,这被认为是最可靠的方式之一。

主要还是反应时间过短,联邦压根反应不过来。

而且此时双方的关系没有那么紧张,肯尼迪才死,阿美莉卡最重要的任务是找到v和肯尼迪之死的真相。

对于苏俄这边的防范也有所减弱。

做这个工作,想不敏感都不行。

尤里也是如此。

从今天晚上多勃雷宁匆匆忙忙跑到高档餐厅开始,那家高档餐厅他们宴请的时候也时常去。

到现在突然的命令。

尤里知道事情很不寻常。

多勃雷宁获得的资料至关重要。

本站域名为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