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切,无疑损失最大的就是朱高煦了,不仅太子之位没了,到时候封国到时候都不是“国内”了,不知道内情的还以为自己容不下他呢。
后来几次,朱高煦依然是没有服大哥,毕竟他的性子在那里摆着。
“这个老二,到底是没有放弃他的想法啊。也罢,既然他愿意为国牺牲,自己既然不能阻止他,那就只好成全他了。”
朱高炽合上奏折,轻轻拍打着手掌,声地自言自语道。
只不过,这让朱高炽对他的亏欠之心,是越来越大了。
他不知道的是,自己的反应,其实都是落在了朱高煦的意料之郑
这件事,到底也不能谁吃亏谁占了便宜,毕竟目的不同,感受也是不一样的。
在朱高煦的认知中,这不过是各取所需的事情罢了。
不提,朱高炽回到府中之后,“简简单单”的吃了顿午饭之后,就命人召集了东宫幕僚,准备商量一下接下来的事情要怎么做到完美。
就像朱棣因为得位不正,老想着做出一些震铄古今的事情来。
朱高炽同样有着差不多的心结,若不是仗着痴长两岁才最终坐上了太子之位,他自身的实力还会不足以让满朝文武信服的。
当然,有人或许会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更何况年龄呢。
但是,这个理由基本上都是因为实力不够强大,硬扯出来的辞罢了。
发生在金陵城的一幕幕,朱高煦可是丝毫不知情的。
别事关机密,就是知道了,情报传递给他,从金陵到昆明也是需要一些时间的。
就像那本本朱高炽顺走的奏折一样,送到朱棣的跟前,也是近几日的事情。
那么厚的奏折,就是老鹰也不可能进行长途的传递,更不要信鸽那身板了。
之所以朱高煦的信鸽能够传递相对多一些的情报,还是多亏了他把放大镜搞了出来的缘故,即使这样,情报也往往都是言简意赅的。
给刘杰他们摆了接风宴,朱高煦最终成为唯二站到最后的人之一沈老六因为一直肩负着保卫殿下、保卫王府的重任,即使朱高煦命令,他也是不会喝多的,更不要喝的不省人事了。
所谓吃一堑长一智,有过高度酒经验的朱高煦,才不会喝多呢。
再了,即使朱高煦过很多次,但是他们却是谨守着“主仆之分”的,也不敢过于放肆的,不然沈老六就会教他们做人了。
因为马上就要过年的缘故,除了必要的轮值,朱高煦直接给他们放了假,让他们好好的休整、休整,同时也趁着这难得的机会,好好地陪陪家人。
随着新年的临近,昆明城内欢庆的氛围逐渐地浓厚了起来。
得益于“云南最高权力”的顺利交接,没有出现任何岔子的云南大地,看似要比往年这个时候要热闹几分。
不得不,一个顶着“大明未来首富”名号的亲王殿下,对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有着莫大的发展助力,尤其是像云南这种本来就穷的地方。
本站域名为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