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她进来所有的声音都戛然而止。
武将倒是没见几位,官职也不大。
宋黎不禁庆幸军权还握在她楚家手里。
即便丞相只手遮天,在军队面前也毫无用处。
她宋黎可不在乎文臣的文诛笔伐。
不过是背负骂名罢了,她或者楚知瑾,都受得起。
宋黎凤眸微扬,扫过在场的大臣:“诸位可真是胆大包天。”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诸位这些年的礼义廉耻都读到狗肚子了去了么?”
她明明伤痕累累的样子,可一双眼睛满是清冷。
气势全开之下便是连骂人都行云流水不显粗俗。
在场大臣暗自心惊,却并未说话。
他们朝她草草行了礼,便又面向白云常站好。
只是中间人群分了出来。
“这等侍奉两主之人,丞相也敢用?不嫌膈应么?”
她缓步往前。
“尔等若是不满我大楚皇权,索性弃了便是。”
“而今天下分治,诸位尽可奔你们的明主而去,实在不济自己占地为王也是可以的。”
“我大楚从来不缺读书人,更不缺尔等仗着与先帝有些许交情便为老不尊背信弃义之辈。”
“大楚建国不过三十年,何来元老之说?诸位莫不是忘了,我父皇是行伍起兵,大楚的根基,从来不在文臣。”
“丞相可记得?”
若是太平盛世或许文人的地位举足轻重,甚至可把持朝政左右朝堂,可现在不是。
当今乱世,安定不过数十年,文人虽说掌权,可也大多并无威信。
宋黎从来都信,军中才可出政权。些许文臣颠覆不了大楚。
仁政是好,可若没有这一方安定,仁政根本无从施展。
所以这一世文臣只手遮天,看着完成这任务无比艰难,可宋黎知道,只要军权还握在她手里,她便不惧。
宋黎并不打算做一个仁君,也并不在意是否会背负误国骂名。
长治久安那是楚知瑜的事儿,她宋黎要做的,便是为他肃清朝堂。
本站域名为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