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信息,比如,聊天记录、手机短信、微博客等。(这个,需要专业人士对其进行判断,毕竟这个东西比视听资料更为复杂)
第五个,证人证言。
是指当事人之外了解案件(有关情况)的人,向人民法院就自己知道的案件事实所作的陈述。(无法出庭的,需要向法院申请,并提供个人书面证言)
第六个,当事人陈述。
当事人的陈述,往往是具有两面性的,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他们是案件的经历者,肯定对案件了解最为全面、真切,陈述具有可信的一面;(可信性)
但是,双方当事人能够产生矛盾冲突,那么,会不会因此为自己佐证有利的陈述?趋利避害,或者夸大,甚至虚构?对自己不利的情况,隐瞒?(虚假性)
所以,当事人的陈述,并不能再提供证据,这时候,就需要其他证据来进一步证明案件事实。
(不过,还有一种情况,当事人反悔,承认对自己不利的事实和认可的证据,也是存在的!这一点,我在韩剧版中看到了,日剧版的《胜利既是正义》没有看完)
双方是情侣,另一方选择了妥协,让其虚假事实成立。
第七个,鉴定意见。
这里是指鉴定人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案件中的有关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
比如:司法伤残等级鉴定,房屋鉴定等等。
当事人可以申请鉴定;人民法院委托鉴定也可以。
(但是,必须是具备鉴定资格,具有专业性;其鉴定书必须有:委托人姓名、鉴定内容、材料、依据和科学手段、过程说明、明确的鉴定意见、鉴定人资格说明、鉴定人签字或鉴定机构盖章)
第八个,勘验笔录。
这个,是指勘验人员,对被勘验现场或者物品所作的客观记录。
(比如:那个房屋受损的案子,就有公安出警记录,和对现场损害情况的记录)
——分割线——
【民事证据的分类】
第一个:本证与反证;
第二个: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第三个,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分割线——
【证据保全】
什么是证据保全?
是指证据有可能毁损、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人民法院采取措施对证据进行保护,以保证其证明力的一项措施。
可以在诉讼过程中,由当事人进行申请;也可以在提起诉讼前,利害关系人向证据所在地或者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保全证据。
(必须是能够证明案件有关事实的材料;可能会毁损、灭失;只能在之前或过程中)
毕竟,证据一旦毁灭,那么事实真相是否能够重现,就不得而知了,也许,判决会进入僵持阶段也说不定。
所以,证据是很重要的东西!!
——完——
(作者:之前也听人提起过,飞讯还不错,但是也没有用过。也许哪天,这个遇到很烦的地方,就试试那个吧!整篇打完,好像也没有发现错字,不知道你们看到错字了没有)
本站域名为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