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拉和施密特通过休眠舱的能量转移技术,得以释放了空间宝石的能量,这股能量并非就是指伽马射线,安迪分析了这股能量的初始状态,它更像是一种计算机程序,就跟贾维斯说的一样。
可以在自然界中更容易编辑出立方分子。
所以施密特他们一开始转移出来的能量,其实已经不再是空间宝石的能量了,而是一种立方分子,也可以叫晶体分子。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释放出庞大的伽马射线能量。
从而具有了超强的能量源特征。
佐拉一开始的想法就是,用这些晶体分子制造一种伽马射线暴,来获得毁天灭地的力量,也就是最初的毁灭者。
但安迪认为,这种方式可控性太低,而且过于简单粗暴。
于是想和霍华德一样,打算从魔方晶体结构中找到一种可以人工合成的新元素,去替代钯,实现冷核聚变。
这玩意儿,不比什么伽马射线暴要实用得多?
当然,结果显而易见,他,失败了。
不是没找到,而是陷入了跟霍华德一样尴尬的境地。
高估了自己的力量,也高估了这个时代的科技和工业基础,如果要实现小规模的量产,就得先建立一整套配套设备,大大小小上万个新的项目,哪怕是九头蛇全力以赴,起码也得耗费数年乃至十数年的人力物力才能做到。
这还是在基于他的超前认知和九头蛇无数黑科技的前提下推算的,要换做其任何机构,没个几十年根本不可能。
所以他都不敢给施密特看,就否决了。
于是他又想到了直接利用空间宝石的能量来制造新元素,然后自己再从中提取出来。
这个设想成功了一半,他确实用空间宝石的能量制造出了自己想要的新元素,但很遗憾的是,他无法将其从晶体分子中分离出来。
就在他以为自己会再次失败时,一个奇迹出现了。
这世上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巧合,而正因为这些巧合,才出现了奇迹。
他前阵子跑到卢森堡,从亚德那里弄了一点南极振金,如果一时半会儿弄不出毁灭者,弄个金属克星说不定也能跟施密特交代一下。
可能是前世习惯了吧,不管什么项目,他第一反应就是先建立一个量化模型,而且计算机也有了一些新的突破,拥有了更强的运算能力和存储能力。
在一次,他打算将初始的宝石能量注入振金中时,意外出现了。
被他切割出来的振金粒子,竟然承受住了一丝宝石的能量,而没有如之前其他实验那样直接爆出震荡波。
经过分析,这很可能与宝石能量的量有直接关系。
随后的实验证明了这一点,在某个极微小的单位能量下,宝石在振金粒子内编辑了一对新的立方分子,它们成缠绕态,安迪将之称为双子元素。
就是这对双子元素稳定了振金的键能。
安迪有些欣喜若狂,这代表着他的想法是对的,真的可以直接用宝石能量来制造新的元素。
在回到赫瓦尔格后,他慢慢弄清了双子元素的属性,很遗憾,不能替代钯来作为冷核聚变的催化剂。
但它有另外一个能力,震荡波。
是的,跟南极振金非常相似的一种能力,一旦将双子元素分开,就会产生一种震荡波。
如果南极振金的震荡波只对金属键有用,那么双子元素这对地球上绝大部分分子键都具备打击效果。
也就是说,只要有足够的振金来提取足够的双子元素,毁灭世界将不再是一种泛指,而是真的能干干净净的把地球炸回原子状态。
本站域名为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