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公公,什么事这么着急?”
杨士奇人朝着余枫躬身一礼,杨士奇开口问道。
“位阁老来得正好,杂家奉太皇太后懿旨,正要出宫寻位阁老呢!”
余枫一边喘着粗气,一边对杨开口道。
“找我们?”杨对视一眼,一股不好的预感从心底升起。
“太皇太后知道了今早朔望朝上发生的事,大怒,急召位阁老入宫议事。”
“那我们快走吧!”
杨士奇听到余枫的话,急忙对身旁的杨荣和杨溥开口道。
“恩。”
随即,余枫便带着人朝清宁宫走去。
清宁宫,张氏正在交代朱祁镇一些注意事项,心意思就是让他多学习政事,在成年之前尽量少插朝廷政务。
当然了,类似今天这样的事情,他身为皇帝,还是应该过问,但在处置之前应该多询问内阁重臣的意见。
很快,余枫便带着杨到了乾清宫。
得到禀报之后的张氏脸色再次阴沉下来。
“臣等参见太皇太后,皇上!”
杨一进入清宁宫,便跪地磕头。
“位阁老请平身!”
“谢太皇太后、皇上!”
杨站起身。
张氏望着人,轻笑道:“这些日子,朝的事辛苦位阁老了!”
杨齐齐躬身拱道:“这都是臣等的本分,不敢劳太皇太后挂怀!”
“话是这么说,但皇帝还年幼,难免不会有什么出格的地方,还是要你们这些老臣多多帮衬!”
“臣等万死不辞!”
杨急忙跪地。
张氏虽然说得轻飘飘的,话也没有丝毫责怪杨的一丝,但久经宦海的杨心明白,张氏这是对他们不满了。
这次四省出现的情况若不是被朱祁镇看出来的话,朝廷恐怕还被瞒在鼓里呢,他们这些掌控朝廷大权的内阁大学士也将会被地方官牵着鼻子走。
在此之前,杨怎么可能想得到,他们信任的四省布政使竟然会任由这样的情况发生,而且连提刑按察使司也不敢上报朝廷。
要知道,在巡抚和总督成为正式官职之前,明朝十省的布政使负责省内民政、提刑按察使司负责监察省内官员是否违反朝廷律令的情况发生、处理地方冤狱,都指挥使司则负责省内的卫所军队,防务,剿匪。
可以说,它们就相当于现代的省政府、省纪委,和省军分区。
而能够让和布政使司衙门平级的提刑按察使司衙门都不敢上报,连身为山西、河南巡抚的于谦都没有察觉。
这个隐藏在背后的利益团体的势力之大,可见一斑。
就凭这一点,已经足以让拥有现代意识的朱祁镇提起警惕了。
这也是朱祁镇为什么要直接将四省布政使撤换的原因。
朱祁镇要借此会清查隐藏在四省布政使后面的幕后黑。
本站域名为douyinxs.com 。请牢记。